苏联的主要工业区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和乌拉尔山脉。次要工业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沃瓦河)中下游地区。苏联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管制,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由中央委员会下属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参加共和国部长会议规定。在俄罗斯时代,俄罗斯是欧洲主要的谷物出口国之一。但由于20世纪30年代集体化和消灭“富农”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农业粮食一直不能自给。
5、 苏联 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内容、作用?苏联农业集体化:苏联个体小农经济通过合作社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原因:1926年后苏联发生粮食危机,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中共(布)十五大作出决议,要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1929年11月,中共(布)中央决定加速集体化农业,向各邦提出全面集体化的任务:实行集体农庄。苏联的集体农场在初期有三种形式:① 农业公社。
②共耕社会。成员在播种、中耕和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土地除外)仍归成员私人所有。③ 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但划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在房屋旁保留一定数量的花园,经营家庭副业。但直到整体集体化运动前夕,集体苏联-1/还是很少的。作用:苏联 Yes 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延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
6、俄罗斯工业和 农业俄罗斯工业俄罗斯形成了以九大工业部门(能源、黑色冶金、化学和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纸、建筑和材料、轻工业、食品和微生物)为中心的完整工业体系。无论从经济实力的基本情况,还是从工业和科技的区域布局来看,俄罗斯都拥有原苏联工业的绝对优势。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部地区集中了原有1/2以上苏联纺织工业和1/5的机械工业。
北方地区木材采伐量、锯材量、经济木材产量、制浆造纸工业均居原苏联第一位。乌拉尔区煤炭开采业在原苏联中排名第二。俄罗斯的主要工业产品,原苏联在经济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产品占原苏联同类产品的62.5%,即发电、石油90.9%、水泥60.2%、天然气77.3%、煤炭55.4%、钢铁57.9%、商品木材91.6%、纸张和玻璃84.6%。
7、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什么粮食的产量不高?由于当地天气非常寒冷,农作物很难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生存,这肯定会影响粮食产量。要实现粮食高产,有很多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等。苏联虽然地广人稀,但是气候太冷,温度和日照时间短,所以粮食产量很低。因为当地气候特别冷,一年大部分时间温度都很低,根本不适合食物的生长。因为苏联大部分土地都在比较寒冷的地方,这些地方没有办法种植植物,而且苏联人们对玉米有特殊的嗜好,无论土地是否适合种植都需要种植玉米。
8、 苏联 农业真的连沙俄都不如吗呵呵呵。之前苏联作为一个冷战核心,除了杀手柯南毁灭者之外农业的领域就这么惨?从俄罗斯时期的粮食出口国到70年代后的粮食进口国,产量增加了3倍,人口增加了7倍。按理说苏联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不到3亿,却要进口粮食,实在不合理。但是前者苏联一直比较重视农业,城镇化推进太快。在此期间,对农业的产业支持是有限的,而农业需要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额外的支持。
9、 苏联在 农业方面开展了什么行动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始于农业。1953年9月,他在中共中央全会上作了《进一步发展的措施-0 农业》的报告,指出农业的基本问题是违背了物质刺激原则。根据赫鲁晓夫的报告,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不必要的国家干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过去,集体农场每年有义务向国家出售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价格低于成本。
从1952年到1964年,国家收购的粮食平均价格指数增长了7.48倍,畜产品价格指数增长了15.69倍。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第二,改变规划体系。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细规定了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期、技术措施、收获期和产量,制约了广大农场干部和村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