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夏复春漫长的夏天迎接夏天的到来。一般长夏,长夏在5月上旬,每年5月5日或6日,表示春天已过,被认为是立夏之日。《二十四节气》:“立为始”,又“夏为假,此时万物皆假。”其中“假”的意思是“大”。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天气会逐渐变热,雷雨开始增多,人们将进入紧张的夏季忙碌季节。长夏季节夏收作物已进入生长后期,全年基本已成定局。
水稻种植和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繁忙的季节。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长夏。周朝时,皇帝会在长夏亲自带领数百名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派司徒等官员鼓励农民抓紧耕作。漫长的夏季一到来,江南地区将正式进入雨季,届时降雨量和雨天将明显增多。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湿害由持续降雨引起的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疾病。抽穗开花期的小麦容易感染赤霉病,所以当预测到未来有温暖但多雨的天气时,要及时喷药防治。
4、根据二十四节气歌,说说二十四节气与 农业生产的关系!24节气反映了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也包括农业活动。二十四节气形成于秦汉时期。因此,在我们的民族传统农业中,农事活动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要求、它的意义和变化为指导的。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就设定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地球绕着太阳转,完成一圈需要一年时间。一年分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按照公历,这两种气体每个月都不会发生变化。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这些都是节日,相差也就一两天。按顺序有二十四节,下面的公式记在心里。一月的一场小寒接着是一场严寒,二月的初春下雨。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五月长夏和小满,六月夏至作伴。七月暑热夏热,八月立秋暑热。
5、渍害是指什么?湿害(湿害)也叫“渍水”。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小麦等作物在南方多雨地区持续降雨或低洼,土壤水分过高,地下水位很高,土壤水分饱和区侵入根系密集层,使根系长期缺氧,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减产。农田地下水位持续偏高,使耕层土壤长时间过湿,造成作物根系活动层水、肥、气、热失衡,降低作物产量,称为渍害。
6、春天怎么雨水那么多?公历是每年2月18日前后下雨的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这是“雨”的节气。雨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变暖,降水逐渐增多,二是雪变少,雨变多。《二十四节气》说:“正月,水生于天。春属木,但生木者必有水,所以立春有雨后。而东风若融,则散成雨。”“雨”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至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左右,华南气温在10℃以上,华北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春雨贵如油”,所以适当的降水对作物生长尤为重要。而此时华北、西北、黄淮地区降水普遍偏少,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如果早春少雨,雨前雨后适时春灌,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主要是加强中耕锄地,同时做好田间清沟排水,防止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花,菜浇花”,有苔的油菜要适时追施苔肥,以争夺更多的豆荚。
7、惊蛰和白露在 农业生产上有什么重要意义?Sting: Sting是隐藏的意思。蛰是指春雷的突然运动,唤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称为“惊蛰”。蛰是指天气转暖,春雷开始响起,唤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二十四节气》说:“二月节,万物震动,震动即打雷,故称惊雷。是一只逃跑的蟑螂。“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一首诗中说:“春雨时,东隅始雷,众人皆潜伏,草木皆适。"
在中国,春雷开始响起的时间因地而异。多年平均来看,云南南部在1月底左右可以听到打雷,而北京的第一个打雷日是在4月下旬,“惊雷始于你”的说法与江南的气候规律是一致的。“春雷响,万物长”,又是九月的好晴天,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除了东北、西北地区依然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经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36℃,江南一带8℃以上,而西南、华南地区更是达到了1015℃,早已是一派和谐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