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主贡献如下:1。发展水稻杂种优势的理论和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2.解决了三系杂交水稻研究中的三个问题。首先提出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最终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口。据前人研究,水稻异交率仅为2.4%,杂交一代种子产量极低,远达不到生产要求。3.提出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的发展战略,程序更简单,效率更高;在杂种优势层面,从品种到亚种,再到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杂种优势越来越强,推动杂交水稻一步步迈上新台阶。4.解决了双线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起始温度指标和技术策略,使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低谷。
5、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 贡献较大的 农业专家?水稻育种专家黄耀祥。开展了水稻丛生快长动态株型结构研究,创造了群体筛选育种方法,使我国水稻矮秆育种在世界上占据了从属地位。是我国水稻矮秆育种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吴有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在小麦抗锈病育种方面培育了十余个品种,在中国东北麦区成绩突出贡献。在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分离鉴定、小麦抗锈病特性和机理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盛是农学家、兽医,在水牛脑脊髓炎和马坏疽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倡导“大牧业”思想,是我国近代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金善宝,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我国现代小麦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国际知名的农学家。1939年育成的仲达2419是我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优良品种。
6、从古至今哪些人曾在 农业发展上作出过重要 贡献To say-2贡献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是贾思勰,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齐·姚敏书》系统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粮食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包括种植蔬菜、水果、树木等。此外,近代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体系,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7、历史上对 农业做出过杰出 贡献的人物都有哪些啊?炎帝,即神农,开发最早农业在中国;李冰和他的儿子都江堰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的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三楼皇帝和炎帝只是神话传说。普遍认为,中国的历史起源于商朝,并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移至殷。沈括的《孟茜笔谈》、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的《天理》、贾思勰的《齐书》中都有关于农业的内容。
1神农,农业始祖2元世祖登基后,重视农业生产。他派他的农科搜集古今农业书籍,搜集民间生产经验,编著了一本书《农桑集》,于1286年7月2日出版(元至元...).农桑集3。《齐·姚敏书》的作者是山东益都(今寿光)人贾思勰,曾任莱郡(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齐·姚敏书》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农业巨著。
8、中国 农业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人有哪些?人名及相关 贡献!郭征,秦,都江堰曹君,发明并改造了一台水车贾思勰,是明代徐光启、明末红薯等高产作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首先,我们的老祖宗神农,神农尝百草,是鼻祖!还有一个是先秦时期的徐行,他是中国农民百家姓的代表!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徐光启、《农政全书》、、齐书、都江堰。
9、对中国近现代 农业发展做出了 贡献的人要发展中国现代农业,政府必须给予农业,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一、完善政府支持农业。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建立的合理制度安排,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技教育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确定适宜的生产经营方式,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提供便捷的金融信贷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10、 农业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 贡献是什么水稻之父是丁莹,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绿色革命之父是诺曼·布劳格尔。杂交水稻、玉米和大豆提高产量!转基因害虫控制。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提供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类的温饱之源和生存之本,中国农业保证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为,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中国稳定不稳定,取决于这80%的人口稳定不稳定。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如果不加强,就难以支持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此,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